大河号 > 正文

夏季食物中毒高发!如何预防?一文读懂

2023年05月25日 1792
分享至:


目前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适合细菌繁殖,食物很容易腐败。 加之苍蝇蚊虫等叮咬,污染食物,一旦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患者往往有 腹泻 恶心 呕吐 腹痛 脱水 休克 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会因器官衰竭而死亡。那么,在夏季有哪些食源性疾病经常发生?

夏季常见的食源性疾病有哪些?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在众多细菌中比较常见的是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等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食品在运输、出售和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细菌污染。

如果在烹饪的时候加热不彻底,或者一些外面买的熟食在食用前又不再彻底加热,就容易引发细菌性的食源性疾病,比如常见于肉类、蛋类的 沙门氏菌 ,常见于剩米饭中的 样芽胞杆菌 ,常见于海鲜的 副溶血性弧菌 等。

除了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还有 化学性的 有毒动植物性的 真菌及毒素性的 病毒性 的和 寄生虫性的 食源性疾病

化学性食源性疾病 常年发生,常见致病因素是 亚硝酸盐 有机磷农药

有毒植物性食源性疾病 最常见的有发芽土豆中的 龙葵素 中毒,菜豆类的 皂素 血清凝集素 中毒,新鲜黄花菜的 秋水仙碱 中毒,川乌、草乌中的 乌头碱 中毒等。

有毒动物性食源性疾病 最常见的是河豚鱼的 河豚毒素 ,真菌及毒素性食源性疾病最常见 毒蘑菇 中毒和 霉变甘蔗 中毒。

病毒性的食源性疾病 最常见的是 诺如病毒 引起的。

寄生虫类食源性疾病 常见于寄生于螺类体内的 广州管圆线虫 ,寄生于猪、牛等体内的 旋毛虫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等。


吃不完的食物放在冰箱里


会不会出现细菌?



由于冰箱是一个封闭环境,放置其中的食物一旦腐败,细菌便会大量滋生。还有一些细菌并不“害怕”冰箱的寒冷,一般情况下,家用冰箱的常用冷藏温度是4℃至8℃,在这种环境下,大部分细菌生长缓慢,但有些细菌却喜欢冷的环境,比如 李斯特菌、耶尔森菌 等,它们在这种温度下反而能迅速生长繁殖。


冷藏会滋生细菌,冷冻也同样不是“高枕无忧”的储藏手段,因为冷冻并不能完全杀死细菌,有些细菌只是进入休眠状态,一旦解冻,这些细菌便又会恢复活力。

所以,我们储存在冰箱中的食物时间不要过长,一些放置较久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腐败变质。


怎么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呢?



一、选择新鲜、无变质的食品。 购买肉、海鲜等食物时,应注意新鲜度、有无检疫部门的检疫章。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和随意食用病死动物和禽类,更不要购买变质的食品。

二、控制细菌繁殖。 把食品买回家后要及时放进冰箱冷冻、冷藏。冷藏食品之间要有间隙。如果没有冷藏设备,可采用盐腌的办法,加8%~10%的食盐腌一下,摊放在阴凉、通风处也可控制细菌繁殖。


三、及时加工食品。 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浸泡,新鲜食品及时加工,尤其是肉类、水产品等更应如此,这样可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

四、缩短存放时间。 贮存食物要生熟分开,预防交叉污染。烹调好的食品,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现做现吃。特别是熟肉制品在无冷藏的条件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

五、不吃隔顿的凉拌菜和剩饭剩菜。 若真的要吃,食用前应进行彻底加热处理,煮熟煮透。外购食品或隔夜熟食更要煮透后再食用。

六、对于火腿、熟肉以及罐头等食品,罐头的两端若有膨胀现象,或色、香、味改变的食品,应禁止食用, 即使煮沸也不宜食用


发生食物中毒该如何自救呢?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的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尽快去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症状严重没办法自行就医的可以向打120呼救,尽快治疗,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

食物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清除毒物、控制感染、尽快补液和对症治疗。

在家自救的时候可使用紧急催吐方法尽快排除毒物,如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早期的催吐、导泻非常重要。


同时要注意保留导致中毒的可疑食品以及病人呕吐物,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协助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来源: 河南疾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大河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大河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精彩阅读